為什麼醫生不愛聽我說話?

上週六,門診人數不少 (其實也就接近一般精神科門診量的平均值而已)。看到一半,我不禁喟然而嘆:這樣的門診,充其量只能治療「症狀」、治療「診斷」,但是很難治療症狀、診斷下的「人」啊。

坦白說,這實在不是我理想中的精神科醫療模式。

當然,能不能適應這樣的醫療常態,恐怕也跟個人資質、秉性有關。過去我在當住院醫師時,每個診看三十個以上的病人是常態。若有資深的主治醫師、教授請假,三不五時還得幫忙代他們的診,一個半天的診次甚至要看六、七十位病人。

當時年紀小,只覺得教授真行,看這麼多病人還能準時下班,而且病人對他總是那麼地服服貼貼、畢恭畢敬。而像我這樣的初生之犢幫忙代診時,每個病人彷彿都變「難搞」了起來,老纏著我問一堆問題。

「以前你有問過教授這些問題嗎?」,有一次我忍不住問病人。

「沒有耶」,病人回答得很不好意思,「因為之前教授很忙,要看這麼多病人,所以我都不好意思問他。」

因為時間寶貴,也因此台灣的精神科醫生的必修功夫是,得學會如何在最精簡的時間內搜集到必要的重點。( 當然,在這樣的模式下,「重點」顯然主要是由醫師,而非由病人定義的 )。此外,健保對心理治療或會談費的給付,實在是太低了。這讓有心於從事心理治療的醫師,很難找到足以安身立命之處。

在一場學術會議上,一位精神科的資深前輩,曾半開玩笑的這麼說:「因為健保沒付我們錢說話,所以……我們不跟病人說話。」

語畢,聽眾 (都是精神科醫師) 哄堂大笑。我也笑了,但總覺得笑得很尷尬。

放眼未來,我相信人們將越來越不滿足於現行的精神科醫療模式。傳統的、上對下的模式將逐漸走入歷史,而新的合作式的醫療關係將逐漸成為常態。

如何促成這樣的轉變?對一般人而言,我在想,也許先從不要迷信大牌醫師做起吧。尋找一個值得你信賴的醫師 (或許就在你家附近的診所也不一定), 而非訴諸任何權威帶來的安全感。很顯然地,這樣的建議,不單單只是針對精神科而已。

而對我而言,除了儘可能兼顧看診的質與量以外,我只能祈禱那些選擇從我的候診名單中悄然消失的個案們,能原諒我的能力有限,原諒我曾有意或無意間犯下的錯誤,因在這樣的醫療制度下我只能做到如此。願你們能平安、幸福。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