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老年人服用安眠藥/鎮定劑的問題

許多老年人的焦慮及睡眠問題,所需要的不是安眠藥或鎮定劑,而是醫師正確的診斷加上病患正確的觀念。


前幾個月,我奶奶 (快九十歲了) 在半夜起來上廁所的時候滑了一跤,頭皮裂了長長的一道傷口,腿骨也摔傷了,幸好骨頭沒有摔斷。事後我查看奶奶所服用的藥物,發現她的醫師曾先後開了兩種不同的長效安眠藥物來幫助她的睡眠。雖然造成我奶奶跌倒還有很多其他原因,但安眠藥應該是最需要注意,也是最有可能克服或避免的原因。

在美國,65 歲以上的老年人之中,有 8.5% 正在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且其中有 31.6% 的處方屬於長期處方。相較之下,18 歲至 35 歲的年輕族群則僅有 2.6% 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其中僅 14.7% 屬於長期處方。所有的數據均顯示,老年人最容易因服用安眠藥或鎮定劑而發生不良事件,但臨床上老年人卻是最常服用這些藥物的一群人。看到這些統計數據,能讓人不心驚膽戰嗎?

這些處方到底是誰開立的?在美國,絕大部分開給老年人的鎮定劑及安眠藥是一般科別 (如內科、外科、家醫科…) 的醫師開立的,而精神科醫師所開立的處方只占了其中的 5.7 %。在台灣,我相信情況也是如此。有些時候,醫師為了治療症狀 (而不是為了治療疾病) 而開立這些藥物。有的時候則是醫師為了快速滿足病患的要求而選擇配合開立這些藥物。但在這麼做的同時,無論是醫師或是病患,也許都不曾深思這麼做可能衍生出的種種長期風險。

如果安眠藥可能會增加老年人出現精神混亂、跌倒、骨折、夜間嗆咳及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那麼堅持「睡得好」這件事情,真的值得嗎?我想將這個問題留給正在閱讀的您思考。當然,理想與現實一定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我的執業過程中,尤其是治療老人家時,我總希望能儘可能減少安眠藥或鎮定劑的使用。我相信這樣的境界需要醫師、病患與家屬共同努力才能達到。


參考文獻
Olfson et al. Benzodiazepine 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Psychiatry 2014 Dec 7 doi:10.1001/jamapsychiatry.2014.1763.  [Epub Ahead of Print]

留言

熱門文章